在电影《除暴》中,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,主角手持77式小手枪,以一个帅气的单手中指上膛动作,瞬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。这一经典场景配资专业股票,让国产77式手枪走进了大众的视野,然而,这款手枪在现实中的表现,却与电影中的帅气形象大相径庭。
国产77式7.62毫米自卫手枪,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种制式手枪,确实有着独特的设计。最大的亮点便是具备单手装填机构。通过扣动扳机护圈,就能实现上膛操作,这一设计使得该枪在隐蔽出枪时具有优势,在紧急情况下,能够迅速先敌开火。
电影《除暴》中对这一细节的呈现,就是对77式手枪特色的一种展示。不过,电影中的帅气操作在现实中却并非那么轻松。实际操作过77式手枪的人都知道,上膛力量很大,很多人的食指力量根本不够,往往需要用中指才能完成上膛动作。曾经有干警回忆,连续使用一个月后,食指盖周围的皮肤都被磨得开裂,可见这一设计虽然独特,但在人体工程学方面存在缺陷。
77式手枪最初的定位,是为部队的团级军官和高级首长研制的自卫武器。然而,该枪在定型装备后,口碑却差强人意。首当其冲的问题,便是安全性很糟糕。该枪既缺乏上膛指示功能,也没有空仓挂机设计,这使得使用者无法直观判断膛内是否有子弹,以及子弹是否已经打光。在实际使用中,这种不确定性极易导致误判,进而引发走火事故,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此外,77式手枪的人机功效也饱受诟病,著名“兰花指枪”,握枪小指得翘着。77式手枪的握把设计太短,使用者只能用食指和无名指两根手指勉强握住,小拇指则不得不落在握把外面,这种别扭的持握方式,不仅影响了射击的稳定性,还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。如此糟糕的人机设计,使得许多使用者对它敬而远之。
由于性能方面的诸多缺陷,77式手枪在部队中并不受欢迎,甚至有部队拒绝接收。无奈之下,大量的77式手枪被装备到了基层民警手中。而它“小砸炮”的外号,更是形象地反映出了其威力不足的问题。在80和90年代,公安干警在执行重案任务时,宁愿满世界寻找54式手枪,也不愿使用77式,这无疑是对77式手枪威力的一种否定。
那么,77式手枪的威力究竟有多小呢?现实中的案例令人咋舌。曾经有犯罪分子被77式手枪正面命中腹部四枪,竟然都没有死亡;还有在后脑命中一枪的情况下,受害者也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。这样的威力表现,实在难以让人对它的杀伤力产生信心。在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时,如此微弱的威力,无疑增加了执法人员的危险系数。
尽管77式手枪存在着诸多缺陷,但也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作用。其单手装填机构的设计理念,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,也为后来手枪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,77式手枪的不足愈发凸显,逐渐被性能更优异的手枪所取代,也是历史的必然。
在如今的警用和军用武器领域,对枪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,安全性、威力、人机功效等方面都成为了衡量一款枪支优劣的重要指标。77式手枪的故事,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枪支研发历程中的曲折与进步。未来,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相信会有更多性能卓越、安全可靠的枪支装备部队和警察队伍,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。
融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